《春分》
【唐-刘长卿】
日月阳阴两均天,玄鸟不辞桃花寒。
从来今日竖鸡子,川上良人放纸鸢。
【壹】
春分历史渊源
春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春季第四个节气。
春分的“分”有两个含义,一是“季节平分”,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,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,正好平分了春季;另一含义是“昼夜平分”,在春分这天,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等长。
春分
昼夜平 寒暑均
春分”的分意思是一半,是一分为二,昼夜平分、寒暑平衡。
另外,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,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。
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“日中”“日夜分”“仲春之月”。
据元吴澄的著作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解释:“二月中,分者半也,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。”《明史·历一》:“分者,黄赤相交之点,太阳行至此,乃昼夜平分。”
【贰】
春分物候现象
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中说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这是春分的最大特点。
一候玄鸟至
玄鸟,燕也,高诱曰:“春分而来,秋分而去也。”春分三候中的初候“元(玄)鸟至”说的就是“春分而来,秋分而去”的燕子。燕子飞来时,万紫千红的春天也到了,原野上百草回芽,天地间桃红李白。
二候雷乃发声
阴阳相薄为雷,至此,四阳渐盛,犹有阴焉,则相薄乃发声矣;乃者,《韵会》曰:“象气出之难也。”注疏曰:“发,犹出也。”
三候始电
阴阳相薄为雷,至此,四阳渐盛,犹有阴焉,则相薄乃发声矣;乃者,《韵会》曰:“象气出之难也。”注疏曰:“发,犹出也。”
【叁】
春分传统习俗
春分古时又被称为“日中”“日夜分”“仲春之月”。春分时节,中国民间有妇孺争放风筝的风俗。在岭南地区,“春分”有吃春菜的风俗。在中国还有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的民间说法。
立蛋
春分到,蛋儿俏”,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,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竖蛋”试验。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。
吃春菜
春菜顾名思义,是春天的蔬菜。
逢春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。在田野中搜寻时,多见是嫩绿的,细细棵,约有巴掌那样长短。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“滚汤”,名曰“春汤”。有顺口溜道:“春汤灌脏,洗涤肝肠。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
春分节气,
一年之计在于春,
森纳科技在这里邀请大家一起
期待暖意融,冰雪消,
期待风来时,花有信,
期待一切生机接踵而来。
共享春季好时光,
森纳陪护更健康。
点此二十四节气|春分阅读原文